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8

六、这两者,即热与光

六、这两者,即热与光,或爱与智慧,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,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,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、言语和行为

ISB8.迄今为止,有学问的人所论述的属灵流注是从灵魂进入身体的流注,而不是进入灵魂,并通过灵魂进入身体的任何流注;尽管人们知道,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从神流入人,它们丝毫不来自人;那些从神流入的事物,首先流入他的灵魂,并通过灵魂流入理性心智,通过理性心智流入那些构成身体的事物。有人若以其它任何方式调查属灵流注,就会像一个人堵住喷泉的源头,却仍在那里寻找源源不断的泉水;或像一个人从根,而不是从种子推断树的起源;或像一个人检查没有开始,或脱离源头的衍生物。

因为灵魂不是生命本身,而是从神接受生命的容器,神才是生命本身;一切流注都属于生命,因而皆来自神。这就是这段经文的意思:

耶和华神将生命的气息或灵魂吹进人的鼻孔,他就成了活的灵魂。(创世记2:7)

“将生命的气息或灵魂吹进鼻孔”表示植入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。主也论到自己说:

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,就赐给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。(约翰福音5:26)

“在自己的生命”是指神;灵魂的生命是从神流入的生命。

由于一切流注皆属于生命,生命通过它的容器进行运作,而人里面的至内在或首个容器就是他的灵魂,所以为正确理解流注,有必要从神开始,而不是从一个中间站开始。如果真的从一个中间站开始,那么关于流注的教义就会像没有车轮的战车,或没有风帆的船只。由于情况就是这样,所以我们在前面论述了灵界的太阳,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(5节);爱与智慧,因而生命的流注由此而来(6— 7节)。

来自神的生命之所以通过灵魂流入人,并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,也就是流入它的情感和思维,又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、言语和行为,是因为这些是属于处在连续秩序中的生命的事物。事实上,心智从属于灵魂,身体从属于心智。心智有两种生命,即意愿的生命和理解力的生命。意愿的生命是爱之良善,其衍生物被称为情感;理解力的生命是智慧之真理,其衍生物被称为思维;心智通过后者和前者活着。另一方面,身体的生命是感觉、言语和行为;这些通过心智来源于灵魂,这一点从它们所在的秩序可推知;它们由此显现在一个智慧人面前,无需调查研究。

人类灵魂因是一种优越的属灵物质,故直接从神那里接受流注;而人类心智因是一种次等的属灵物质,故间接通过灵界从神那里接受流注;身体因来自自然界被称为材料的物质,故间接通过自然界从神那里接受流注。下文我们会看到,爱之良善和智慧之真理从神流入人的灵魂时是结合在一起的,也就是合而为一的,但它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被人分开,仅在那些让自己被神引领的人那里结合。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5

三、灵界太阳是来自耶

三、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,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

ISB5.属灵事物只能从爱,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发出,爱只能从为爱本身的耶和华神发出,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发出。所以,一切属灵之物都从灵界太阳流出,如同从它们的源泉流出;这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,耶和华神就在它中间。这太阳本身不是神,而是来自神,是围绕祂、来自祂的最近气场。耶和华神通过这太阳创造宇宙;宇宙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所有世界,这些世界和我们浩瀚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多。

创造通过这纯粹为爱的太阳,因而由耶和华神实现,因为爱是生命的真正存在,智慧是由此而来的生命的显现,一切事物都是从爱通过智慧创造的。这就是约翰福音中这些话的意思:

圣言与神同在,神就是圣言;万物是藉着祂造的;凡被造的,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;世界也是祂造的。(约翰福音1:1, 3, 10)

此处“圣言”是指神性真理,因而也指神性智慧;所以此处“圣言”也被称为照亮每个人(1:9)的光,神性智慧以同样的方式通过神性真理照亮每个人。

那些不从藉着神性智慧的神性之爱,而是从其它任何源头推论诸世界的起源之人,就像头脑紊乱的人一样被迷惑了;他们视幽灵为人,视幻影为光,视想象的人为真实的人。因为受造宇宙是通过智慧来自爱的一个连贯作品。你若能按顺序从初至末查看事物的联系,就会发现这一点。

由于神为一,所以属灵太阳也为一;因为空间的延伸无法论及属灵事物,也就是属灵太阳的衍生物;没有空间的本质和存在在没有空间的空间中无处不在;因此,神性之爱从宇宙的起始处直到它的一切边界。神性充满一切事物,并通过这种充满将一切事物保存在它们被造所处的状态,理性官能从远处就能看到这一点,并且随着它越发知道在自己里面的爱是何性质,以及这爱为了觉察目的而与智慧的结合、为了展现原因而进入智慧的流注、为了产生结果而通过智慧的运作是何性质,就看得越清楚。

最后的审判 #9

9.⑴人类是天堂得以

9.⑴人类是天堂得以建立的基础,因为人是最后被造的;最后被造之物是一切在先之物的基础。创造始于最高或最内在之物,因为它始于神性;并一直行进到最后或最外在之物,然后在那里停下来。创造的最外层是自然界,包括水陆星球及其上的一切。一旦这一切完工,人就被造,神性秩序的一切,从初至末,都被聚集整理进他里面;该秩序第一层上的事物被纳入他的最内在之物;最外层上的事物被纳入他的最外在之物。结果,人被造为形式上的神性秩序,或说神性秩序的化身。这就是为何在人里面和周围的一切事物既来自天堂,也来自世界:其心智的事物来自天堂,其身体的事物来自世界;因为天堂的事物流入他的思维和情感,并照着他的灵对这些事物的接受而使它们成形;世界的事物则流入他的感觉和愉悦,并照着他的身体对这些事物的接受而使它们成形,尽管只以一种被调整以适合他灵的思维和情感的方式。

至于支持这一切的材料,可参看《天堂与地狱》一书的几个相关点,尤其是:整个天堂作为单一实体与一个人有关(59-67节);每个天堂社群同样与一个人有关(68-72节);因此,每位天使都处于一个完美的人形(73-77节);这是由于主的神性人身(78-86节)。此外,在天堂的一切与人的一切的对应关系(87-102节)、天堂的一切与地上的一切的对应关系(103-115节),以及天堂的形式(200-212节)等章节里还有更多相关内容。

从创造的这种秩序明显可知,这就是一切事物合而为一的从初至末的一个联系的连续链条;在这个链条中,在先之物无法与在后之物分离,正如一个原因无法与它的结果分离;同样,灵界无法与自然界分离,自然界也无法与灵界分离;因此,天使天堂无法与人类分离,人类也无法与天使天堂分离。所以主规定:两者要互相协助,也就是说,天使天堂要协助人类,人类要协助天使天堂。

这就是为何天使的住所虽在天堂,看上去远离世人所住的地方;但天使却在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中与他同住。人看似与他们分离只是由于表象;你从《天堂与地狱》一书论述天堂空间的章节(191-199节)就可以推断出这一点。

天使在人们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中与他们同住,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:

人若爱我,就必遵守我的话,我父也必爱他,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,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。(约翰福音14:23)

在这段经文中,“父”和“主”也表示天堂,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构成天堂,这一点可见于《天堂与地狱》一书(7-12; 116-125节)。

也可以参看主的这些话:

保惠师,就是真理的灵,要与你们同住,也要在你们里面。(约翰福音14:17)

“保惠师”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,因此祂也被称为“真理的灵”;神性真理构成天堂,也构成天使,因为天使是神性真理的接受者。从主发出的神性就是神性真理,天使天堂由神性真理构成,这一事实可见于《天堂与地狱》一书(126-140节)。这也是主说这句话的意思:

神的国在你们里面。(路加福音17:21)

“神的国”是指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,天使就生活在其中。

天使和灵人与人同在,就在他的情感里面,这种事我被恩准从他们与我的同在和同住中看见过上千次。然而,天使和灵人并不知道他们与哪些人同在,人们也不知道哪些天使和灵人住在他们中间,唯独主知道并安排这一切。总之,对良善与真理的一切情感延伸到天堂,所以那里拥有相似情感的人会彼此联系并结合在一起。对邪恶与虚假的一切情感则延伸到地狱,所以那里拥有相似情感的人也彼此联系并结合在一起。情感延伸到灵界,几乎就像视觉延伸到自然界。在这两个地方的联系方式非常相似,不同之处在于:自然界有物体,灵界有天使社群。

由此可见,天使天堂与人类的联系具有这种性质:双方互相依赖,没有人类,天使天堂就像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子,因为天堂终结于人类,并安于其上。此处的情形与每个具体人一样;其属灵的思维和意愿流入其属世的感觉和行为,并在那里结束并具有永久性。如果人没有这后一种功能,也就是说,缺乏在最远边界处的这些感觉和行为,其灵的属灵思维和情感就会流逝,像缺乏边界或没有根基的事物那样消散。同样,当一个人从自然界过渡到灵界时(这是他死亡时所发生的情形),那时他因是一个灵,故不再依赖他自己的基础,而是依赖一个共同的基础,就是人类。

人若不知道天堂的奥秘,可能会以为天使脱离世人而存在,世人脱离天使而存在;但我基于我的所有天堂经历,以及与天使的所有交谈可以证实:没有哪个天使或灵人脱离人类而存在,也没有哪个人脱离天使和灵人而存在。我还能证实,两者有一种相互和互惠式的结合。由此可见,人类与天使天堂构成一体,并相互和互惠式地依赖彼此而存在,这意味着两者都离不开对方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